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的孕妇在妊娠早期容易反复流产,在妊娠中后期容易发生宫内胎儿死亡。临床调查发现,抗心磷脂阳性妇女宫内胎儿死亡是妊娠早期流产的主要原因。抗心磷脂抗体的早期检测可以更敏感地预测自发性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通过膜磷脂作用于胎盘血管内皮细胞,减少前环素(PGI2)的合成释放;干扰血栓形成调节素和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的释放,可抑制抗凝酶Ⅲ抗凝蛋白Ⅰ,干扰蛋白质C系统的激活,减少蛋白质C和蛋白质S对V因子的灭活等病理机制,导致血栓形成和滋养层细胞功能的变化,形成胎盘梗死和胎儿死亡,然后导致孕妇流产。
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对试管婴儿有影响,容易导致胎儿停产或试管失败。最好先治疗抗心磷脂抗体,然后再做试管,因为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可以导致不孕的免疫抗体,可以用中药治疗,提高免疫力。
抗心磷脂抗体综合征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导致死产的疾病。抗心磷脂抗体在健康非孕妇中通常无法检测到,而抗体在正常孕妇中的检测率为2.
2%,约三分之一的抗红斑狼疮抗体也可以同时检测到。临床上没有特殊表现。只有当上述抗体滴度增加或活性增强时,才会造成血小板损伤,增加附着力,导致血栓素聚集和损伤,血管内皮素等血管收缩因子进一步释放,内皮血管因子的合成和释放受到抑制。
上述一系列病理过程已成为血栓形成的基础。如果胎盘血管受累,母亲和胎儿之间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受阻,导致宫内胎儿生长缓慢,甚至胎儿死亡。这类死胎患者临床表现为血小板计数降低、血栓形成、抗磷脂抗体和抗红斑狼疮抗体阳性。再次怀孕时,应及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中药来降低抗体水平;应用低剂量阿司匹林,防止血小板聚集,中断其病理和生理环节。最近还发现,上述抗体阳性孕妇中孕高征的发病率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