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内膜容受性问题
如内膜息肉、宫腔粘连等。反复的宫腔手术,特别是人工流产,会导致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显著增加。人工流产三次以上,宫腔粘连的概率高达30%。因此,建议年轻女性在分娩前选择合理的避孕方法,以减少子宫手术可能造成的损害。此外,发现粘膜下肌瘤、子宫纵隔等后应及时治疗。许多国内外团队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内膜容受性的相应基因变化,胚胎植入过程中的一些缺陷,一些团队在新药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如发现免疫抑制剂环胞A可以降低流产率。
三是母体因素与母体与胚胎之间是否存在免疫问题
例如,目前人们非常关注甲状腺问题,甲状腺机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进行常规筛查。目前认为血清检测甲状腺功能应在怀孕前和试管婴儿或人工授精前进行。对于移植失败两次以上的患者,建议进行抗心磷脂抗体,β筛查糖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免疫方面,了解是否存在抗磷脂综合征等疾病。抗磷脂综合征会导致反复种植失败、流产和胎儿死亡。
2)宫腔镜检查
宫腔镜检查是妇科的一项基本手术。现在人们认为,即使在超声波下没有发现典型的子宫内膜病变,两次以上移植失败的患者也可以选择宫腔镜检查。即使术中检查没有问题,术后临床妊娠率也可以显著提高。原因可能是子宫腔手术刮伤了子宫内膜。
3)内膜搔刮
许多文献清楚地报道,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可以尝试在前一周期的黄体中期到移植周期的前7天内刮内膜,这可以显著提高临床妊娠率和婴儿回家率。但如果在取卵当天刮内膜,临床妊娠率会明显降低。因此,推荐时间为前一周期黄体中期后七天,或移植周期前七天。刮擦的方法不同。最初的文献报道是用刮勺或吸管或宫腔细胞刷,临床上更多的是用细胞刷。刷子在宫腔内的负压和旋转刮擦可以刷一定的内膜,引起内膜的炎症反应,甚至改变内膜的容忍度,从而提高临床妊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