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和林 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主任,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
4月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曹淑敏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数字经济稳居世界第二,数字产业稳步增长,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2022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达到15.4万亿元,软件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万亿元,达到10.8万亿元。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超过25%。网上零售实物商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7.2%,创历史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从国家层面统一布局数字中国战略。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经济战略。
自中共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移动通信技术从3G突破到4G同步,再到5G领先。目前,中国的4G基站占世界的一半以上,5G基站达到185.4万,5G用户超过4.5亿。数字基础设施覆盖率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使产业发展更加强大,为传统产业的改革提供了可能性和动力。同时,数字产业衍生出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和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
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数字经济反映了显著的效率和高质量。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中国经济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科技支持,促进了经济领域的科技创新,通过整合实体经济的生产实践,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据要素的特殊性显示了要素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具体来说,数字经济在提高企业供给能力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挖掘消费市场潜力,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缓解市场发展中的供需平衡问题。同时,数字与产业的协调促进了以电信、软件、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数字产业的发展。数字产业智能化、协同化、服务化的发展促进了产业和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不仅如此,数字经济使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全球价值链中找到了新的突破点,“数字丝绸之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量子计算、大数据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实践方案,是数字技术创新驱动的,为国家经贸交流的公开透明度提供了重要示范,减少了贸易壁垒,增加合作和包容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仍面临诸多不足。建设中国现代化的可持续动力来源,需要多种方式和措施来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形成数字经济发展的联合力量。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东西部数字基础设施差距,充分发挥数字基础设施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开放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提高数字基础设施覆盖面,促进传统基础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加对中西部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通过财政和产业政策优惠,准确有针对性地促进数字基础设施,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二是加快数字人才供给水平的提高,为高水平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具体来说,加强农民数字技能培养,建立数字技能培养体系,解决城乡人才失衡问题,培养数字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依托高校、企业、培训机构培养数字人才,通过数字技能竞赛营造数字创新氛围,加快创新政策体系和机制建设,形成数字人才创新政策支持体系。
最后,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使数字真正赋能实体经济。一方面,加快行业和地区数据共享,建立全国统一的数据市场和平台,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产业发展,同时加强数字核心技术,加快数字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促进数字商业模式、产业建设,提高数字产业开放,促进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网)
华北 | 北京 | 天津 | 山西 | 河北 | 内蒙古 | |||||||
华南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
华东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
西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
西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
东北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
港澳台 | 台湾 | 香港 | 澳门 |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
2023-05-28